7月9日,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“微光·筑梦”社会实践队来到抚州市临川区秋溪镇,参观博溪村明清古建筑,走访当地“六子登科”村民家庭,在明清遗迹与村民邻里间,寻访临川才子家风。此次实践活动,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学工与保卫部主任徐凯、校区学工办副主任兼团委副书记冯隆琨莅临秋溪镇带队,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兰新华、党政办主任杨志伟、辅导员刘欣及彭弯弯一同前往。秋溪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邵志强随行担任讲解员。
百年古屋百年家风
博溪村至今保有10余栋明清古建筑,其中建成于清光绪33年的“百笏传家”古屋最大,共九十九间房屋。整个古屋就像一座迷宫,行走在古屋间,宛如穿梭在一座宏大的清代古民居博物馆。屋首的正门,是一座燕子楼,青石横匾题写“百笏传家”四个刚劲有力的行书。古屋里还保存了许多精致的镂空浮雕,窗花的雕刻记录着一个个故事:“三英战吕布”、“三顾茅庐”、“火烧赤壁”…… 实践队员们踏着覆满青苔的道路,仔细观赏着建筑群中的一花一景,仿佛看见了百年前古屋的盛景。通过历史的遗迹来了解古代的文化,领略古人的智慧。
“这些古屋都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,许多值钱的东西都被人拿走了。”一些村民看见我们的到来,主动与我们进行交流。从他们的话语中,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与遗憾。
在看到屋中一个刻着“自力更生、奋发图强、艰苦奋斗、勤俭建国”16个大字的木柜后,徐凯语重心长地对实践队队员们说:“‘只有回看走过的路、比较别人的路、远眺前行的路,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、往哪儿去,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、把得准。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,我们应当始终牢记在心。在现代社会,我们更加缺乏的就是当年的自力更生、奋发图强、艰苦奋斗、勤俭建国的优良作风。同我们‘志存高远,责任为先’的校训一样。我们要好好学习前人的这些古家风,并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!”
对于实践队队员们而言,这里是一座古建筑群。但是,对于百年来生活在此处的村民来说,这里是家。浮雕横梁之所以精致,版画窗花的故事之所以引人,是家人们齐心协力,共同建设的家园,是一家人对生活美好的愿景。即使时移势易,古屋不复当年盛景,但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此、长于此的村民来说,这里仍然是家,是大家守望相助,互相扶持,共同成长的地方。
一砖一瓦一家人
在博溪村不远的庄前村,一个同样偏僻的小山村。有一对农民夫妇数十年节衣缩食,将一个女儿、五个儿子一一培养成才。在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家庭,六子登科实属罕见,然而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吴运才家中。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吴运才家庭原址,其一家人现已定居抚州市区。所以,实践队队员们采访到其他的村民,从他们口中了解这个传奇家庭。
“吴运才自己只上了几个月的私塾,还认得几个字。他老婆一个字都不认识的。”住在吴运才家隔壁的一位当地老人说道,“我们家里条件差,也就没让家里孩子读多少书。但他(吴运才)宁愿举债度日,也没有让他家孩子辍学”。吴运才的儿女极为争气,靠着勤奋刻苦,终于用知识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。
庄前村有两座吴宅,一座是当年一家人艰难贫困时的房子,紧挨着的是他们家走出贫困,子女衣锦还乡后为父母修建的房子。驻足在两座房子前,实践队队员仿佛能看见一家人,在温饱艰难维持的日子里,父母辛劳之余用贫乏的词汇鼓励着孩子们学习,大的孩子一边做着自己的作业,一边还要教弟妹们的功课;看见一家人,孩子们衣锦还乡新建祖屋,侍奉父母,老人们子女成才,绕膝相伴。
“通过此次古建筑参观以及‘六子登科’家庭走访,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好的家风对一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。优良的家风家教,让一个家庭在顺境中从容,在逆境中坚守。作为子女,过去一直接受着父母无私的馈赠,今后也应该为家里多做一些自己的贡献。”在当天的活动结束后,实践队队员赵勇慧感慨道。
一时之语,可以受之百世。一家之语,可以共之天下。家风,是家庭的,也是民族的。家人会为了实现大家共有的理想而齐心协力,会为了其他家人的发展不计一切辛勤付出。中华民族的家风美德,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,是家庭文明建设的精神财富,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家风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。